
吉州窑窑变釉是该窑的特色产品,通过焙烧而形成的云气纹(例图一)、虎皮斑、鹧鸪斑、油滴斑等各种窑变,使器物的装饰巧趣天成而形成了它独特的装饰艺术语言

窑变釉,顾名思义,是在器物烧造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。由于釉中富含多种呈色元素,経氧化或还原的作用后产生的窑变,这种窑变事出偶然,形态特别,变幻莫测的色彩变化,使陶瓷装饰变得独一无二,因此有:“窑变无双”之说。
中国古陶瓷的窑变釉形成于唐代,最初出现窑变曾被视为不祥之兆,尤其是御用瓷,一旦出现窑变,就以为是“怪胎”,便会砸碎深埋。
随着人们对窑变釉认识的加深,原本在陶瓷装饰上产生的缺陷,看久后反而会让人回味无穷,因此有人将这种缺陷美形容为“娃娃面”或“美人记”。
在五彩缤纷的颜色釉瓷中,窑变釉瓷显得十分独特与奇妙,其形态之美,或如灿烂云霞、或如春花秋云、或如大海怒涛、或如万马奔腾,其变幻漠测可谓鬼斧神功,因而被视为艺术瓷釉受到人们的赏识。
《稗史汇编》云:“瓷有同是一质,遂成异质,同是一色,遂成异色者,水土所合,非人力之巧所能加,是之谓窑变。”中国窑变釉瓷从唐代不経意中的烧成,几乎各代都有延烧。宋代是窑变釉发展的极盛期,窑变釉瓷的成功烧造,对清代颜色釉的色泽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