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青花大碗融合中国绘画技法(图) 李斌


藏品描述:体型较大,高足,腹部饱满,底腹微鼓,器物口沿部分有明显使用痕迹。采用青花釉料,纹饰复杂,口沿外侧上部分为三角几何纹,中间由两道弦纹隔开,下部图案为牵着骆驼的胡人商人和官员,手里捧着进献的宝物,人物和骆驼表情传神,高足上饰有三道弦纹,高足底有花押款。碗内壁上部为连续一环套一环的钱纹,每个个体钱纹内都有一个“卍”字符号,五道弦纹绕一圈穿过钱纹,碗底为一条腾云驾雾的四爪龙。
藏品来源:藏家董女士
鉴定专家:中国国际收藏协会瓷器鉴定部主任高肃
鉴定结果:真品景德镇康熙青花大碗 鉴定理由:这个碗主题图案反映的是“胡人献宝”,胡人双脚站立,卷发,高鼻深目,螺发盘于头顶,浓眉髯须,身穿长袍,有的手牵骆驼,有的双手举一元宝于胸前做献宝状,脚蹬长靴,衣摆飘逸,生动写实;内壁的连环钱纹,寓意财源不断,都反映出清代繁荣的商业贸易和兼容并蓄的民族政策。此器从器形、釉、胎、绘画风格、底款等方面都可认定为清康熙早期的青花大碗。此碗体现出了康熙时期的时代风格,后仿品器形硕大愚笨,很难表达出那种挺拔俊俏,坚实有力的气质。
胎釉方面,此器物釉面通透稀薄,现代仿品釉层很厚。康熙早期青花胎体厚重,釉面肥润呈现青白色,隐隐地闪现一种如同“糯米汁”般的光泽,为典型清代景德镇的作品。器物有缩釉和小棕眼,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,有粘砂,不光滑现象,这种现象在康熙中后期逐渐消失。现代仿品胎土特别致密,上手显得沉。现代作伪草酸伴当地红土壤,使用高锰酸钾在釉面施光,用高倍放大镜可发现其有紫色斑。
最值得一提的是康熙青花在绘画技法上,将中国绘画的技法,经以图案的构成形式,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,使我国瓷器装饰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。改变了明代青花勾勒花纹轮廓线,然后涂色的传统方法,即单线平涂,而是采用泻染即分水皴的技法和借鉴了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手法,浓重、淡雅层分分明。在瓷坯上绘画,采用分水的技法,用一种颜色即能表现出浓淡、深浅多种不同的色调。而当代仿品分色混乱,透视感不强,且现代的青花弦纹都浮在器物表面。
民窑青花的款识比官窑要复杂,区别很多,多数不书写年号款,这和当时禁书年号的规定有关系。往往写堂名款,双称斋堂款,即所居的斋、堂、室、轩,还有吉言赞颂款和花押图记款,这只碗就是花押款。这种花押款多数是写在底足,画有双圈,没有双圈线的极为少见,少量是在碗心。综上所述,此器物无论从造型、胎釉、绘画风格、款识等都符合康熙早期青花瓷的特点。
藏品估价: 4000元